首页/ 专题活动 / 职教活动周 / 正文

临渭区教育局四举措深入推动劳动教育出真招 五育并举见实效

来源:临渭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2-10-20 12:26

近年来,临渭区教育局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发展劳动教育,通过挖掘师资潜力,加大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投入,积极推动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开发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调育人机制等有力措施,推动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

——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要求每周不少于1课时,主要开展劳动策划、技能指导、动手实践、收获交流等活动。同时大力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通过劳动教育特色校、特色社团、特色基地创建活动,激发学校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资源的动力,开发出了种植、采摘、烹饪、养殖、手工、园艺、草编等数十种特色劳动教育课程,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临渭区以引进校外资源、强化校内培训、加强教研支撑的思路,通过挖掘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招募社会志愿者以及邀请有技能特长的家长来担任兼职教师,选聘有技能特长的在校教师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等措施,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有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将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养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范畴,并配备专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对全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调研、指导,组织交流研讨、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整体队伍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目前,共培养专职劳动教育教师120余名,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00余名。

——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为保障学生“劳”有场所、“技”有所施,临渭区不断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全区118所学校,建立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123个,官底镇简家小学“和耕园”、西安路小学“空中劳动实践教育园”等富有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基本满足了学生劳动教育的需求。在传承渭南元素、红色元素、科技元素、农业元素中临渭区打造了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渭南市赤水乡村劳动教育基地、瑞梦印务印刷实践基地等11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具专业的技能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之间的衔接共融。在渭南市赤水乡村劳动教育基地,学生可以体验到从小麦种植、管理、收割、加工、到赤水扯面制作的全过程学习,真正把劳动教育和技能培养、职业规划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丰富劳动育人机制

临渭区在劳动教育工作中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发挥育人合力,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拓宽劳动教育实施途径。一是与校内活动相结合。利用爱国卫生运动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劳动教育周等开展劳动主题教育,通过主题演讲、技能竞赛、成果展示等形式升华劳动教育效果。渭河小学开展的《蔬菜花束》、《蔬菜拼盘》技能大比拼活动,学生们从“责任田”里收获劳动成果,并加工成“可以吃的艺术品”,即享受丰收带来的快乐,也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鼓励孩子在家务中作为担当,主动培养孩子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形成劳动品格,让学生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渭南小学自成立以来坚持在寒暑假开展《跟着微笑来劳动》课程项目,内容包括美食、小发明、家务劳动、农耕等,在学校和家庭的有效衔接下,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格得到切实提升。三是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活动,开展农作物加工、采摘、烹饪、手工、非遗技艺等培训和实践锻炼,让学生接受更专业的劳动技能指导。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耕作体验” “修剪猕猴桃”“面点制作”等特色课程,成为区域学校劳动校外实践的“网红打卡点”。

劳动教育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推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过程中,临渭区将持续深化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劳动育人途径,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推动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临渭区被教育部认定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瑞泉中学、杜桥中学、实验初中、西安路小学等十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2022年6月,临渭区成功申报省级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