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活动 / 建设教育强市 三个专项工作 / 正文

华州区:“三名”驱动 深度融合 丰富内涵 提升质量

来源:华州区教育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23-12-26 08:33

近年来,华州区把“三名+”建设工作作为推动教育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础性工程来抓,结合区域教育实际,以“三名+”融合发展为推手,以城乡学校资源共建共享为依托,通过优化内涵管理、强化师资培训、深化教学改革等举措,充分发挥“名校+”领跑、“名校长+”领航和“名师+”领雁作用,逐步构建起“学区集团联动、城乡校际联合、资源整合共享、管理协同共进”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良性发展格局。

一、统筹设计,方向引领,筑牢发展联盟体。

(一)优化设计,提高融合度。一是围绕“双减”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三个”课堂改革、师资研训等重点工作,以目标导引和主题活动的方式制定“三名+”工作方案,引导“三名+”工作高效推进;二是制订“名校+”、“名校长+”、“名师+”考核评价指标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实施“名校”和“+校”捆绑式评估,并将教育联合体工作成效作为学校、校长年度评优考核的重要内容,让“三名+”管理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良性发展;三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实际,统筹优化“名校+”教育联合体、“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和“名师+”研修共同体组建机制,做到“两坚持一优先”,即:坚持在大学区和集团化管理的基础上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坚持以学区长、集团总校校长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优先从各教育联合体省市级三类骨干教师中遴选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逐步构建起“三名”融合、协调推进的发展格局,让“三名+”相互融通,高效运行。

(二)优化调整,提升引领力。一是依据学校布局调整和校际发展实际,对全区“名校+”教育联合体进行科学调整,成立3个城乡紧密型“名校+”教育集团,实现“人、财、物、事、管”五个统一,通过管理团队轮岗、优师团队交流、课程资源共建和教研成果共享,将名校先进育人理念和管理模式有效传递推广;同时,结合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名校+”教育联合体布局,组建“名校(园)+薄弱校(园)+农村校(园)”横向联合的教育联合体10个,联合体内推行“教学常规、德育活动、教研课改、师资研培、两节一会、评价分析”等九项管理,实现“优势互补,校校联合”。二是按照“细遴选、重素养、择优聘、重考评”的思路,构建四级“名师+”研修体系,即:依托校级学科教研组组建校级“名师+”,依托学区骨干教师组建学区“名师+”,依托省市骨干教师组建区级“名师+”,依托省级三类骨干组建市级“名师+”工作室,基本实现中小学“名师”引领全覆盖。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校级及学区级“名师+”工作室183个,区级“名师+”工作室78个。

(三)拓展思路,整合新资源。按照“上联、横结、下引”的方式,积极与兄弟县市区知名学校和名优教师组建教育联合体、研修共同体,目前,已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6个,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5个,市级“名校长+”发展共同体3个,通过跨区域开展管理经验交流、主题研修和资源共建共享活动,有效拓展了管理思路和交流途径,为提升学校内涵管理水平创设了条件。

二、加强管理,量化考核,提升“三名”内驱力。一是在推进“三名+”建设过程中,区教科局逐步完善“周汇报、月小结、季总结、学期交流、年度考评”管理举措,常态化推行包联领导+包联股室“双包联”督导制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大考评激励,每学年,结合“三名+”量化考评结果,对在学年度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予以表彰激励,对在“三名+”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室进行奖励,同时,按照“量化考核、动态调整、分类激励”的原则,从2021年起每学年公开表彰激励一次“三名+”优秀团队、从2022年起全面落实省市三类骨干教师和班主任津贴待遇,从2023年起全面推行教师专业成长一次性奖励政策,充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热情。三是加大“三名+”特色经验的推广力度,通过召开“名校+”特色管理工作现场会、“名校长”擂台赛、“名师”论坛等总结交流活动,对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课后服务、劳动教育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凸显“三名+”辐射引领作用。

三、聚焦重点,活动搭台,提升协同影响力。在“名校+”教育联合体的统筹安排下,各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紧扣“双减”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三新”课堂教学改革、新课标的有效落实等重点工作,有序开展菜单式送教、课题式项目研修、课堂教学改革研讨、“线上+线下”群组研修、读书交流分享、磨课磨题等多种学习交流活动,有效发挥了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各“名校长+”工作室针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三个课堂建设”等重点课题,通过管理团队输出、常规教学巡查、校际间领导研修讨论和举办校长论坛、教学节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管理经验交流和领导梯队培养。

三年来,依托“三名+”的辐射引领作用,华州区先后在毓秀小学教育集团召开“小班教学”课型展示交流研讨会2次、“谷雨汉字文化教学节”3次、“英语绘本教学节”三届,在实验学校召开教学衔接和“聚焦新课标打造课堂新样态”课改研讨活动2次,在城关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举办“枫舞少华”教学节、班主任工作论坛和新课标下的教学创新大赛等5次。依托“三名+”引领作用,全区抓管理、重内涵、提质量的氛围逐步形成,“一体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毓秀小学的“字理教学”、数学实践类作业、英语绘本教学,莲花寺小学推行的农村“小班”教学模式、金堆镇百花学校研发的“一本二度六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城关中学135课改探索、大明中学“三清+小组合作”教学改革以及瓜坡镇中心小学推行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等,明显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让“减负提质”有效落地;大明镇大明小学构建的“134”劳动教育体系、毓秀小学研发的“4253”劳动教育体系;咸林中学、少华中学、城关中学等“名校+”教育联合体开展的“研真题、说考卷”研修活动,为提升中高考备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名师引领,团队协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各“名师+”工作室,立足实际、整合资源,积极探索“读、研、赛、考、训、教、培”一体化的师资研训模式,通过常态化开展“说课标说教材”、业务能力测试、听评课月、课堂创新大赛、送教送培、磨课磨题等主题研修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驾驭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线下+线上”“个人研修+集体研修”“域内+域外”培训等方式,持续开展师德师纪、课标教材、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班级管理、综合评价和高考综合改革等研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年来,依托“三名+”孵化引领,先后培养区级教学能手236人、区级名师2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3人;选拔培养市级教学能手60人、市级名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15人;选拔省级教学能手2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5人、省级名师及培养对象2人。区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日趋完善,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

“名校+”是一种力量,引擎驱动,开拓新的局面;“名校长+”是一种格局,智慧升华,共创新的高度;“名师+”是一种凝聚,示范引领,打造新的团队。凭借“三名+”驱力东风,华州教育一定会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加速前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