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活动 / 建设教育强市 三个专项工作 / 正文

渭南市教育局“三名+”建设工作简报 第37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04-23 10:37

凝心聚力,逐梦前行

——渭南市首批“名师+”闫占军研修共同体

 

渭南市首批“名师+”闫占军研修共同体秉承“以研促教,携手同行,示范引领。”的团队理念,以“遵循教育规律,立足课堂教学,凸显地域特色,促进教师成长。”为工作宗旨,以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10+X”目标任务为引领,在交流研讨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个性化专业成长,努力发挥市级研修共同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主要做法

做法1.精心筹划,做好团队建设。在实践中:一是整体规划,逐步完善。首先对团队未来进行整体设计,想好团队准备做那些事,做到什么层次,再根据团队发展需要逐步完善自己的研修团队,在实践中逐步优化团队结构。二是求同存异,形成梯队。根据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进行工作分工,尽可能让每个成员的特长都能在团队中得到发展,将团队目标与成员业务特长相结合,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与团队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努力让团队成员做到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工作有劲头,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潜力。三是统筹兼顾,加强辐射。在积极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接纳部分新入职青年教师和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跟岗学习,服务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加强共同体的辐射引领作用。目前,研修团队共有成员22名,其中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新入职青年教师和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共计9名,覆盖全市8个县市区。

做法2.宽严相济,完善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纪律制度不仅是一种约束,更是团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共同体非常重视团队的制度建设,并努力做到:一是充分沟通,取得一致认同。从团队的日常管理到活动的设计策划,都会经过充分的沟通和打磨,确保团队设想既得到广泛认同,又贴合团队发展的实际。二是宽严相济,有制度有温度。针对共同体的实际特点,团队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中,既有任务指标也有底线要求,在明确职责划分的同时争取保障支持,在确立团队制度时充分考虑成员同时还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在制度中体现关怀与体谅。三是关注过程,营造积极环境。在制度设计中通过“亮进展、晒成绩、重反馈”等一系列的安排,及时进行团队活动的过程管理,营造积极的专业提升环境。让成员在工作过程中、在自己身边的同伴中找到可以追赶的目标和可以学习的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激发成员专业发展的动力。目前共同体已经明确了工作分工,商定了“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形成了日常工作制度和管理考核办法并在实践中运用。

做法3.加强互动,统一思想认识。“名师+”研修共同体建设作为一项新的工作,不少老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成员中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想法,很容易对日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干扰。工作中:一是消除顾虑,坚定信心。通过及时传达上级的相关文件通知和领导的关怀支持,让大家明确团队的工作属性及使命,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团队成员的自信心。二是克服懈怠,激发活力。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事迹为成员设计“够得着”的未来,用贴近成员能力和需求的目标任务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大家“好好拼一把,成为自己曾经羡慕的样子”,帮助大家克服工作过程中的惰性,激发工作活力。三是主动交流,加强指导。安排时间定期和成员进行交流沟通,帮助成员调整工作状态,改进工作方法。引导成员将共同体的研修内容和自己的日常工作相结合,通过参与研修活动不断获得专业提升,促进自己的日常教学。

做法4.明确主题,确保研修效果。根据渭南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三名+”建设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共同体根据成员的工作实际,结合共同体课题研究计划,通过网络研讨确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每月的研修主题,努力做到活动有规划,过程有督促,从制度上保障了共同体的研修效果。一是坚持提前规划。根据共同体相关制度安排,按照成员提议提前拟定下一个月的研修主题及研修活动开展方式,认真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二是落实人员责任。按照活动安排,确定专人负责每月研修主题的组织实施,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多个方面分阶段开展研讨。三是贴合实际需求。依据日常教学实践和团队承担的研究课题确定研修主题,围绕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研讨,使研修活动更好的服务于日常教学。目前共同体已开展线上线下主题研讨活动7次,形成反思总结20余篇。

做法5.紧扣教学,丰富研修内容。“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共同体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需要,一是立足课堂教学,服务教学实践。将共同体研修内容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积极承担市县校级各类公开课教学、参加教学比赛活动,引导成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二是以课题研究促进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的重要方式,共同体根据自身实际,针对日常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积极申报了省市级课题,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研究成果,目前省级课题已提交中期研究报告,市级课题已顺利结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开始推广试验。三是积极行动,助力线上教学。共同体根据疫情时期线上教学需要和渭南市云课堂建设工作安排,积极组织成员开展交流研讨,交流疫情新形势下的教学策略,分享微课制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录制微课并及时上交至市级网站,积极分享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为提高线上教学效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法6.整合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研修共同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共同体牢记工作职责,积极整合资源,通过各种平台努力发挥团队的示范辐射作用。一是在渭南市“名师引领行动”中,主持人带领肖洁、赵伟、张红等4位成员通过示范课教学、课例研讨、学科讲座等形式积极传播新课程理念。二是在全市高考试题评价分析活动中,主持人带领成员肖洁、赵莹、金阿鹏、李海等5位同志积极参与并在现场交流发言,分享教学心得和复课建议。三是接受渭南广播电视台邀请,通过“赢在高考”访谈节目对全市高三学生进行考前指导,为广大高考考生上好考前最后一节课,受到社会好评。四是通过策划组织渭南教研讲堂活动,分享教学心得,交换教学思考,传播教育教学正能量,进一步增强共同体的示范效应。五是积极参与省市级评审交流活动和培训研讨活动,在与优秀教师、学科专家的思维碰撞中更新理念,明晰思路。

做法7.培训交流,促进专业水平提升。“三人行,必有我师”,培训学习是团队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共同体高度重视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工作,积极参加教育教学业务学习和交流。过去的一年里,共同体组织成员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北师大版新教材培训、渭南市新高考改革培训、暑期教师专题培训等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学习20余次,在培训活动中通过认真聆听专家讲座、撰写学习心得、参加现场交流分享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团队成员的理论素养。

做法8.及时反馈、注重成效推广检验。在工作反馈和成效推广方面,一是借助公众号、博客网网站分享研修共同体的工作动态和研修成果,增强辐射引领效果。二是在市教育局网站发布共同体工作信息,传递工作思路和经验做法。三是在省市级公开刊物发表工作感悟和经验做法,为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四是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和反馈。同时形成年度工作汇编并装订成册,提升成员的成就感,也便于后期查阅和留存。五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内部交流提升。充分利用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交换工作思考,反馈工作成效,促进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二、取得成效

过去的一年里,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研修共同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1、团队建设日益完善,发展势头良好。经过再次完善,共同体目前已有成员22人,团队结构日趋合理,成员职责明确,积极性高。在研修制度的引导下,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任务驱动”,形成了积极的研修氛围和丰富的互动交流途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了符合学科特点和地域特点的研修方式。

2.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研究成果丰富。经过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共同体主持省市级课题研究2项,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组织调查问卷2次并完成问卷分析报告2份,荣获市级基础教育成果奖6项,在国家级、省市级正式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0篇,完成视频课例12份,上传渭南云课堂网站8份。

3.研修活动稳步推进,阶段性成绩喜人。过去一年里,共同体组织集中研讨活动3次,网络研讨5次,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学习20余次,在市级名师引领行动、高考试题分析评价、渭研堂等活动中交流及讲座共计8人次,发布公众号信息35篇,收集作业设计范例15份、教学案例20余份、反思交流材料30余份,讨论形成作业设计样本6份并已在全市7所高中开展试验。

4.团队成员成长明显,获多项荣誉奖励。

经过共同努力,成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获多项省市级荣誉。主持人闫占军被聘为省教指委质量评价专委会委员、物理专委会秘书长,渭南市赴省教学能手赛前指导专家,肖洁被聘为省教指委物理专委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大荔中学赵莹同志获陕西省首届课堂创新大赛高中组二等奖,教学案例入选教育部优质课例,华阴岳庙中学李海、富平中学赵伟2名同志获市级教学能手,临渭区教研室张红老师顺利通过渭南市第二批“名师+”主持人评选。经过共同体的集体带动,来自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员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已逐步成长为所在学校的骨干教师,贠梦莎获潼关中学“学科研讨”活动一等奖、“教学质量”一等奖,被评为潼关中学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金阿鹏在大荔县试卷讲评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获大荔县城郊中学“卓越教师”称号。共同体成员共计获得省、市、县、校级各类荣誉30余项,取得各级各类培训证书20余份。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经过前期的实践和探索,结合自身开展研修工作需要,共同体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以下初步设想:

1.加强资源整合,与省市级研修平台增强联动教研,进一步丰富研修活动形式,提升研修效果。

2.加强日常研修的管理和激励,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团队研修模式,探索出更多具有时效性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3.通过实践锻炼和更高层次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团队业务水平,培养和影响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研修活动中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名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共同体成员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研修活动,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明显成绩,但离共同体最初的目标和大家对共同体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在后期的工作中,渭南市首批“名师+”闫占军研修共同体将继续立足课堂教学,进一步改进研修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服务课堂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努力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点点星光   汇聚成炬

——蒲城县“名校长+”丁宁莉发展共同体

 

蒲城县“名校长+”丁宁莉发展共同体自2021年5月挂牌成立以来,立足蒲城县“三名+”建设“奉贤启智 润心铸魂”主题,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扩展实施途径,以服务和推动蒲城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名校长“头雁”示范、引领作用,以建设“名校长+”发展共同体为载体,抱团成长、一体评价、协力发展、同心共赢,着力构建“三支队伍”建设体系,培养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能力超强的校长队伍。

一、搭建平台,明确共同提升新方向。

共同体由戴家小学校长陈发友、南街小学校长原新明、东街小学校长赵红涛、紫荆办三义小学校长唐旭东等11名校长组成,日常工作由第十小学校长丁宁莉负责。共同体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新校长教育理念,提升校长管理水平,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地位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协力发展,同心共赢。

二、凝心聚力,实施共同提升新战略。

丁宁莉共同体全面发挥平台作用,坚持一月一主题,一题多活动原则,围绕“六个一”,即:完成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培养一个干部、开展一次分享、展示一次活动、进行一次学习,从课堂革命、专题研讨、五育并举、校园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成员学校高质量发展。

1.课题驱动,助力成长。共同体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一校一方案、一校一亮点、一校一特色为发展目标,每学年确立共同体研修主课题,各成员学校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围绕主课题确定子课题开展课题研究。本学年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为了进一步落实课程育人目标,确立了丁宁莉校长共同体研修主课题《关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各成员学校围绕此课题,立足各自学校资源和发展实际确定11个子课题。为使课题研究有效开展,共同体坚持每月开展阶段性课题研讨、交流,一月一校现场汇报课题实施过程及阶段性成效。通过阶段性汇报研讨,各校在课题研究中找准学校具体的研究点和突破点,丰富课题研究实践内涵,为研究提供鲜活的实践案例。同时,各校在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案例共用让主课题的研究内容更丰富,共同体在研究主课题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成果共享让子课题的研究方向更明晰。在课题驱动下,从青年教师成长追踪到全体教师发展提升、从青蓝结对帮扶到名师导航引领,形成了校长带名师、名师带骨干、骨干带全员共同参与,集体教研,协同成长的新局面。

2.问题导向,勠力攻坚。社会进入新时代,教育进入新阶段。面对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学校出现的新困难,共同体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校长论坛,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 “提出问题——共同研讨——总结办法——实践探索”四个步骤,以研讨会、读书会、主题论坛等不同形式先后开展“如何使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专题研讨、“学校如何践行五育并举”专题研讨、“如何有效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专题研讨、“学校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学校如何加强后勤管理”专题研讨、“学校如何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专题研讨、“学校如何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专题研讨、“双减政策下如何实现有效作业设计”专题研讨等现场交流,群策群力答疑解惑20余次。有效推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迈上新水平。

3.精准培养,着力打造。为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本领高强、敢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共同体成员校长坚持每学期精准培养一名青年干部,从精选、优育、严管、善用等方面,精细化推进中层干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通过铸牢思想、磨炼意志、锻造能力等各种形式坚定理性信念、更新管理理念,开拓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艺术,培育“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的中坚力量,发挥薪火相传、承上启下、贯彻执行的重要作用,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4.活动引领,互鉴提升。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高共同体成员校办学水平及教师业务能力,共同体按照统一组织,分校实施的原则,持续落实一月一主题,一题一活动的工作思路,坚持每月至少在一所成员学校,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次活动,进行一次研讨。两年来,先后在各成员学校开展教师微型课培训、体音美教学研讨、英语课堂观摩研讨、青年教师观摩课、名师观摩课、后勤观摩交流、班主任工作论坛、教学常规管理观摩研讨、“性别平等教育”融合课程成果展示等活动30余场。名师引领、德育融合、优质资源共享为各成员学校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加强了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使各成员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共同发展,为各成员学校的办学品质整体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5.协同联动,互利共生。为进一步推动名校(园)长协同发

展,互动交流,共同体与城南一小樊荣校长共同体开展“名校长+”同课异构、专题研讨活动。通过整合两个校长共同体的优质资源,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研成果互鉴交流,成果共享,共同提升。同时,共同体与第一幼儿园付娈园长共同体开展了后勤服务观摩交流及专题研讨活动,与第三幼儿园开展了“名校长+”幼小衔接观摩交流及专题研讨活动。丁宁莉校长先后为第八幼儿园做了《成长需要等待》报告,为第三、第七幼儿园做了《不要让孩子负重前行》报告。活动的开展有力减缓幼小衔接坡度,为全程育人提供新思路。

6.取经学艺,创新思路。为了提高共同体成员校长的管理水平,开阔成员校长的管理视野,解决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以渭南市名校长共同体为平台,于2022年3月9日,全体成员先后走进渭南市名校长李杰校长共同体所在的大荔县仁厚里小学、渭南市名校长曾凤侠校长共同体所在的洛滨小学进行“双减”交流研讨活动。在交流研讨会上,李杰校长就仁厚里小学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德育工作、家校合作等向大家进行了介绍;曾凤侠校长介绍了所在学校的“双减”工作及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洛滨小学德育主任李小英做了《劳育为本 知行合一》的专题报告。宾主双方就“双减”、课后服务、活动开展、社会资源引入等深入交流研讨。会后,在两位校长的带领下,共同体全体成员校长实际查看了李杰校长共同体的工作开展情况、参观了洛滨小学充满智慧的科技长廊、部室建设。丁宁莉校长共同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深了校际间的沟通与交流,开拓了成员校长的管理视野,提升了成员校长的管理水平,为各位校长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三、聚沙成塔,打造共同提升新成效。

两年来,丁宁莉校长共同体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各位校长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更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三支队伍”建设出现新局面:丁宁莉同志被评为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渭南市五一巾帼标兵、渭南市安全工作优秀校长;赵红涛同志被评为渭南市优秀校长、蒲城县“316”素质教育先进个人、蒲城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李雪芳同志被蒲城县工会授名“五一劳动奖章”;侯宁宁同志被评为蒲城县“优秀校长”;蒋亚贤同志被评为蒲城县“优秀党(总)支部书记”;赵重卫同志被评为蒲城县扎根乡村教育优秀校长;唐旭东同志被评为蒲城县优秀共产党员;王五龙同志被评为蒲城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仵华荣同志被评为蒲城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在各成员校长的带动下,所辖学校共培养省级教学能手7人,市级教学能手15人,县级教学能手31人,骨干教师120余人,在县级及以上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得奖项300余人次。荣誉见证奋斗的足迹,目标引领未来的努力。今后,共同体要进一步在学习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在积累中沉淀,全方位提升共同体学校的办学质量,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水之积也无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作为蒲城县“名校长+”发展共同体挂牌校长,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了实现教育强市的新目标和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校长队伍,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体将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强化“奉贤启智、润心铸魂”主题,互学互鉴,共同提升,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不断发挥名校长的“头雁”引领作用,打造渭北教育中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以点点星光,汇聚成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力质量立体发展  融通共进铸造品牌  

   ——蒲城县“名校+”尧山中学教育联合体

 

尧山中学由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1934年创建,是陕西省首批确定的十所重点中学之一,2012年被命名为省级示范高中。自市、县教育局“三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尧山中学协同县内桥山中学、第三高级中学、蒲城中学、兴华高中组建了“名校+”教育联合体,尧山中学校长苏耀锋是“名校长+”发展共同体挂牌校长。

教育联合体成立伊始,就建章立制,落实职责,明晰了“三横三纵田字格”立体化融合发展架构。“三横”指的是三个学校层面层的“+”,即上挂名校、横联高中、下延初中;“三纵”指学校三方面业务工作的“+”,指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教研。纵横融合,形成一个田字格,立体发展,向着“铸造品牌、创出特色、高质发展”教育目标奋力前行。

一、上挂名校,赋能质量提升

西安高新一中是省内一流名校,其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效显著。尧山中学为了改变学校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领导多次前往高新一中实地考察、交流,最终确定了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联合办学,实现异地教学、教研、评价、活动、管理五统一。

我校云课班实施“双师制”模式,由高新一中的金牌教师和本校精锐教师强强联手,在教研、课堂、辅导、作业、活动的每个环节合力精心打磨,不断调适,确保云课教育教学活动的校本化高效落实。

线下教师全程参与高新一中云校团队的教研教学全过程,云课班实行提前两天日教研和备课,高新一中金牌教师上传经高新一中团队设计、专家顾问打磨过的教学设计,我校线下教师也提前两天上传自己打磨好的教学设计,经过及时的云研讨,进行二次教研和备课,最终提前一天形成一课一教案、一案一课件,最大程度切合我校云课班学生的学情;高新一中直播团队运用5G网络设备,打破空间限制,为云课班学生和高新一中学生同步教学,同时云课班线下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状况及时补充教学,课后进行共性的答疑解惑和个性化的辅导,切实做到了因材施教、高效落实;云课班学生和西安同学同步参与活动,每周同时收看《新闻周刊》,定期参与云校组织的统一检测和线下师生见面会,确保云课教学效果。

经过探索和努力,在高新一中包含本部云课班共31个教学班的联考中,我校实验学部高一云课班2021年期中联考成绩优异。在1200名参考学生中,我校多名学生跻身前列。

在实验学部云课班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我校逐步将上挂名校的经验和做法推广至实验学部全部班级,进而将适切的经验在全校推广。组织联合体各校观摩我校云课班双师教学模式,为各成员校发展提供指导,组织成员校领导多次前往高新一中观摩学习,并先后赴沣东中学、曲江一中等名校开展深层次交流学习。成员校桥山中学也成功上挂高新一中。

二、横联高中,集团化发展

为了突破管理改革瓶颈,提升管理效益,就县域高中处境、突围策略,我校组织联合体学校班子成员走出去学习、吸纳先进管理理念。先后赴合阳中学、澄城中学、延安一中等同类高中,进行深入交流探讨;邀请麟游县、紫阳县、眉县等教育同仁来蒲考察交流,畅谈学校管理,为联合体高质量内涵发展提供借鉴。依托“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开展了“迎接新高考”“集体教研凝智慧、众木成林愈蔚然”等主题校长论坛,提升管理理念,增强管理能力。

我校在学习借鉴基础上,结合校本实际,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中心,以“方向正确、理念先进、管理创新、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纪律严明”为具体要求,以“三注重、两侧重”(注重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实绩,注重班主任和一线教师)为原则,进行“三位一体”改革(绩效考核重态度、岗位聘任重能力、激励鼓励重实绩),形成了“有序竞争、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鼓励激励机制,聘用和退出机制落到了实处,打造了尧园铁军,一定程度上盘活了人力资源。依托联合体平台,在班子成员的定期座谈研究中,将我校的改革举措及成效,向成员校予以分享,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借助“名校+”下的“名师+”平台,开展一月一主题、一季度一观摩的教学教研活动。联合体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发挥24名蒲城名师、8个名师共同体、47名省市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职能,增强辐射带动“+”校教学教研的引领实力。

联合体先后组织了高三二轮复课经验交流会、开展了“三新大讲堂”“青年教师大比武”等活动;“同课异构”实现了从备课组到学科组,再到校级、校际的四级联动;数学学科“周磨一课”探索出了“4326真研磨”的特色教研模式,从“四个阶段、三个环节、两个层面、六个研磨点”,打造精品课程,实现课堂效率、教师业务双提升;利用尧山中学与西安高新一中云校“复课备考专家报告”“名师公开课”等平台,邀请联合体教师远程在线参加九大学科主题联动教研,提升教学教研整体水平。

通过横联,以尧山中学为龙头,带动了县域高中整体提升,实现了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整体化推进,集团化办学。

三、下延初中,探索六年一体化发展

联合体各校在高中三年一体化发展基础上,针对高中学科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深挖根源,打破学段壁垒,针对初高中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探寻初高中六年一体化贯通发展路径。借力联合体各校“名师+”研修共同体平台,多措并举开展工作:一是以尧山中学为主体,联合县域内初中就初高中教学一体化发展深入交流,寻找教学衔接的思路和方法;二是开发初高中衔接教材6本,弥补了课程知识空档。打磨《与理有约》《生活中的数学》《 西安事变》《细胞的动力车间和养料制造车间》等教学衔接精品课,填补了初高中衔接中的盲区;三是整合联合体名师团队及骨干教师资源,以讲座、授课等形式为初中送教六十余节;四是组织“大学校园行”、北京夏令营等活动,开设初高中衔接班,激发初中学生对高中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春华成秋实,智慧共融通,内驱质量大提升。经过两年多的“名校+”探索和实践,尧山中学体制机制改革成效凸显,实验学部教学业绩稳中有进,品牌效应逐步彰显,名校引领服众前行。应陕西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邀请,苏耀锋本人赴西安为湖南省乡村高中骨干校长提高培训班做了专题报告《校长专业成长的经验与体悟》,就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合作办学、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等方面亮点工作进行了分享交流;联合体成员校桥山中学由“+校”发展为市级名校,并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其他成员校的办学特色也逐步显现;六年一体化探索,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顺利地完成高中学业,避免初中与高中之间的学习断层,让学生更加连贯、稳定地完成整个学业过程,还可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地了解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为后续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百年事,得失寸心知。成就更好的师生,办有品质的学校,是“名校+”教育联合体的坚定愿景。今后,联合体将深入优化“三横三纵田字格”立体化“三名+”发展模式,一是持续开拓办学视野,提升办学格局,让家门口的名校成为蒲城人民的骄傲;二是实现“骨干、能手、新秀”数量大突破,名师领航,雁阵齐飞;三是“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体系再上新台阶;四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实现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催化名校品牌效能,内驱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为蒲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