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年度报告 / 正文

大荔县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1.基本情况

1.1 规模和结构

大荔县共有中等职业学校两所,公办学校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是县教育局直属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民族音乐与舞蹈等专业,校园占地45亩,建筑面积8527平方米;民办职校大荔县西北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体育运动,根据社会需求拟开设电子技术应用、中式烹饪等专业。

1.2设施设备

职教中心,近来投入200余万元为学校建设了校园电视台、常态化录播室、云计算机实训室、音乐舞蹈室,安装电子白板12个、配备图书1.3万余册(现图书馆书籍2.986万册,生均约38册)、配备桌凳500套、为任课教师配备计算机60台、完善了学校监控设施,教育局和财政局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拆除学校危房40余间,修缮了学校礼堂餐厅,基本满足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学校实习实训设施基本齐全,拥有舞蹈室、音乐室、广播室、阅览室、计算机专业实训室、3个电子电工电拖实训室等部室。建成高规格电子商务实训中心,青春健康教育基地。这些设施和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生产实践及培训需要。

西北职业学校,近年来,投入资金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10万元,建设实习工位160个,学校图书室现有各类读书2100册。

1.3教师队伍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职教名师队伍。

项目 职教中心 西北职校

教师人数(人) 93 21

学生数 796 232

生师比 8.56:1 15.7:1

“双师型”教师比例 5.4% 14.3%

兼职教师比例 0.6% 33.3%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100% 6.7%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20% 6.7%

2.学生发展

坚持德育为首的理念,坚持在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职教中心作为县域职业培训龙头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严细实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修德、励志、笃学、强技”的校训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校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风和“文明好学、勤奋创新”的优良学风。每年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节、“红五月”红歌传唱、技能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学生素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就业质量

我县各中等职业学校均设立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和就业后跟踪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2019年上半年学生就业率达到95%;对口就业率为90%;初次就业月收入达到3500元,与上年度相比月收入增加500元;毕业学生创业人数占比50%,与上年度同比增加5%。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从规模、结构、能级等三个维度对我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对有效提高我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提出“规划对接、主体对接、方法对接”的政策建议。立足传统专业,强化优势专业,放眼新兴专业,顺应地方经济在新时期发展要求,实现“办一个专业,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专业建设目标。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推进文化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完善职教教育教学条件。

3.2质量保证

加强师资培训,注重职校校本研训。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围绕支撑高质量职教“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大力促进职教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不断优化职教师资结构,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相结合的职教师资队伍。

推进职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坚持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引领职校生价值取向,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蓝领技能人才。坚持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推进“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营造“让职校生活起来、动起来、笑起来”的学习氛围。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全面促进职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突出人才质量的评估。

3.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积极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教师技能。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设计比赛,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支持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组织中等职业学校的举办者、班主任、管理人员及学籍管理员参加各级培训,进一步提高各校日常管理水平,增强教学人员的业务能力。

4.校企合作

建立企业对接平台,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和“职校教师到企业”双向交流活动。多元校企合作,通过校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打造具有鲜明特色、校企紧密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教中心与与陕西华美集团合作办学,引进计算机实训课堂,努力把计算机专业打造成学校的优势专业,目前开设一个班,班额30余人。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3+2”农民学历提升教学点,面向村委干部开展定向培养,本期报名200余人。

5.社会贡献

职教中心: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职能,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建设。积极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荔县青春健康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认真做好精准资助和教育扶贫工作。

西北职业学校: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技术扶贫工作,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千方百计方便贫困群众学习,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使贫困户和参训群众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手工制作、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帮助群众创业、创收。

6.政府履责

6.1经费

严格落实中职教育免学费全覆盖和助学金政策。2019年春季,县级财政为学历教育在校生配套免学费资金49.44万元;为学历教育在校生配套助学金资金10万元。2019年后半年,投入中职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资金11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发展和改善办学条件。

6.2政策措施

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传达了陕西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座谈会精神,安排了大荔县职教改革发展工作。随后大荔县教育局召开了局委会,会议传达县政府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并做好职教招生工作,严格落实职普比4:6的要求。

县教育局召开全县初、高中校长及中职学校校长专题会议,传达了陕西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座谈会精神,组织学习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大职教改革政策宣传,引导初中毕业生正确填报中考志愿。同时要求各中职学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设置专业,开展好“职教进校园”活动。

7.特色创新

7.1青春健康教育基地

我县职教中心发挥大荔县青春健康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心理疏导、情绪宣泄、心理矫正等活动,有效解决学生青春期教育的诸多难题。通过团辅、讲座、媒体、广场宣传等形式,基地工作人员进入社区、村组及各初高中学校,做“成长之道”、“沟通之道”专题讲解,受益学生、家长及社区工作者共计5000人次。

7.2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顺应职业教育高位运行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产教融合。为扩大办学的国际视野,加强苏陕职业教育合作,与南京众禧集团合作,开设日本留学班,学生半工半读实现0学费就读。现在第一批学生已经赴南京进行实习。

7.3创新办学模式

在校生通过三年学习,基本形成“一次入学,两次分流,三个选择”办学模式。即一年级开设文化基础课和技能通识课加强学生基础,二年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进行学习专业确定,三年级根据学业成绩和求学就业意向进行第二次分流,三年学习学生可进行升学、就业或毕业后边工作边进行学历提升三种选择。

8.党建工作

坚持从严治党,强化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党组织的要求,我县职校党组织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工作要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廉洁从教责任书》,组织开展党员教师廉洁从教宣誓承诺活动。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主要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情形,导致资源难以统筹。我县共有2所职业教育类学校,其中教育局1所(职教中心),民办1所(西北职业学校)。中职职教呈现“小而散”状态。

二是产教融合有待深化。目前我县校企合作主要是冠名班、顶岗实践等方式,双方在实训基地共建、岗位延伸培训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制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和积极反馈等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

三是政策支持有待倾斜。学校用人自主权和灵活性不够。现有用人机制受到局限,导致教师专业匹配性不强,部分专业教师实有数与需求存在缺口,兼职教师补充能力不足。学校建设创建资金存在缺口,需要政府拨付。

9.2、改进措施

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积极打破职教的封闭教育格局,形成中职和高职衔接、职教与普教互通的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职教办学层次和水平。

着力推进校企合作。一是推进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前做好订单企业的筛选工作,多轮次组织学生、家长、企业进行互动沟通,保证订单培养的稳定性和学生就业的有效性。二是鼓励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构建“校中厂”“厂中校”有机结合的建设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及实验实训的开展与实施。三是建立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基地,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在企业挂牌等形式,实行实习就业一体化。四是深入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既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也能形成“项目牵头、师生同台、产教共培”的教学格局。加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服务,大力推进产品研发。五是稳步推广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建立职教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保证我县职业教育在整体发展水平上不落伍。二是县财政应用好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逐年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好职教设备不全、场地紧张等问题。按照专业设置和学生数量,建设标准实训场所、及时更新实训设备。对有配套要求的项目,应按规定足额及时配套资金。要统筹对职校的资金安排,确保同样的投入,效果最佳、效益最高、影响最好。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资金、装备、技术、人才等多种要素投资职业教育。四是畅通职教教师入口。完善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招录体制,从编制、招录上给予一定倾斜和照顾。县编办、人社、教育部门逐年增加教师编制,扩大招录人数,适时增加专业教师招聘专场。加大人才引进和补贴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到职校任教。通过政策引领和经费保障,鼓励职校从大型企业外聘技术骨干进行兼职授课,并提高补贴待遇,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完善其他保障机制。一是健全技能型人才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二是完善职业学校实习学生责任保险制度、实习安全管理和劳动保护制度。三是继续扎实推进“招生引劳”战略,弥补县内职校生源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