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年度报告 / 正文

渭南市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规模和结构。

目前,我市教育部门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有21所,其中公办学校11所,民办学校10所;教职工2470人,在校学生21903人;国家级示范学校2所,省级示范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学校6所,省级重点1所;建成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2个,省级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4个。现开设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文化艺术类、土木工程类等15类44个专业。

(二)设施设备。

2018年全市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304.17万元,比去年增加1401.07万元。图书688394册,比去年增加87518册。

(三)教师队伍。

1.数量。2018年,全市中职学校教职工共计2470人,其中专任教师1585人,占64%,专任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为1︰9。

2.结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483人,占30%。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577人,比上一年度增加9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9%;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144人,比上一年度增加5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

3.专业教师结构。全市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兼职教师207人,比上一年度增加1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3%;专业课教师942人,比去年增加14人,“双师型”教师625人,比去年增加14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课教师的66%,比去年增加14个百分点。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我市职业学校以就业准入制度为切入点,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认真组织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和技能鉴定工作。我市自93年以来,每年联合市人社局,对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拿到学历证的同时也拿到技能证,为培养符合职业资格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8年度学生文化课合格率在96.14%,与去年基本持平。专业技能合格率97.28%,比去年提高了约1.97%。

组织中职学生参加第十四届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择优推荐作品240件,148人获奖。2018年全市参加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322人,本科上线183人,上线率56.8%。今年11月份全市2180名中职学生报名参加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813人。

(二)就业质量。渭南市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力拓展就业渠道,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就业信息服务,推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2018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602人,就业人数4582人,就业率达到99.6%。一是直接就业1885人,占就业人数41.1%;对口就业率为60 %,起薪在2001-3000元的占直接就业人数的83%。二是毕业升入高校2697人,占就业人数58.9%。其中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1305人、五年一贯制升学560人、三二分段制升学279人、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6人、普通高考录取394人,及其他方式升学153人。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评估合格专业,统筹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力度,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我们将2018年确定为“专业建设年”。一是今年4月份组织专家召开“中等职业学校合格专业评估标准研讨会”。根据中、省相关文件精神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制定了《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合格专业建设标准》。二是于5月24日在澄城县职教中心召开《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政策解读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专家组专家李承孝和省教科院职教研究员张建文解读专业标准。会议安排了专业建设工作任务。三是开展全市中职学校合格专业评估验收工作。组织8名专家于6月12日至22日,对全市申报验收的20所中职学校139个专业进行了评估,共评出92个合格专业。目前,全市共计开设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医疗卫生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等15类 44 个专业。

(二)多措并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全市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我们一是继续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全市原有的28所中职学校(公办13所,民办15所),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方案精神和年度计划,合并公办3所,撤销民办5所,现有中职学校公办11所,民办10所(合格3所,基本合格2所,不合格5所),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二是全面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从2017年起,用3年时间,使全市10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规划保留的民办职业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化。截至2017年底,我市韩城、潼关、澄城、合阳、蒲城、白水6县市职教中心已通过市级督导验收。2018年对临渭、华州、大荔、高新四县区的4所中职学校创建市级标准化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验收,我们将根据各县整改的情况,确定各校标准化建设的验收结果。三是持续开展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组织专家对渭南幼师,合阳、白水职教中心的教学诊改工作进行市级复核。通过诊改工作,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四是迎接省厅教学诊改复核。今年11月份,省职成处副处长付仲锋带队,省诊改专家委员会一行6名专家,对我市合阳县职教中心的教学诊改工作进行了省级复核。反馈会上,专家组对合阳县中等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五是开展全市中职学校秋季开学工作大检查。组织专家组对全市职业学校从开学情况、学籍管理、专业设置、毕业就业、教学安排、安全管理、校园环境、党建工作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针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提出整改建议,通过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中职学校提升管理水平。通过资源整合、标化建设、教学诊改、开学检查等各项工作,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018年我市澄城县职教中心承担了省级数控大赛赛点;全市推荐64名中职学生参加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 26名学生获奖,其中数控综合加工技术全省团体第一名。

(三)培养培训、评比竞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始终把培养一批合格的专业型教师队伍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根本来抓。一是积极组织校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今年组织了全市中职校长和百余名教师参加中、省级培训;开展市级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培训,全市170余名中职教师参加,聘请两名荣获省级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邀请了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专家评委、中国技能大赛专家评委曹在津和省教科院副研究员张建文老师做信息化教学示范课和专题报告。二是举办“渭南市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市共有102名中职教师参赛,41人获得市级荣誉,择优推荐27名教师参加省级教学设计比赛,22人获得省级荣誉。三是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组织教育、人社系统中职学校的35名选手进行市级比赛,表彰29名市级教学能手,并择优推荐7人参加省级比赛,5人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我市多数职业学校与全国五百强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生产车间与实训室紧密结合、课堂理论和生产实践同时进行,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反复研究,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水平,大部分学生还未毕业就与企业提前签订就业劳务合同,使学校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目标。

(二)学生实习情况。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县市区按照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的通知》精神,组织做好我市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等相关工作,并安排所辖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一是2011年蒲城县职教中心与大连思美娅服饰有限公司、部分职业学校合作成立了渭南服装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内部机构设置,成立招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学生实训指导委员会,全面协调处理集团内部的招生和学生的实训教学。校内实习生产车间开设生产线8条,现年产值450多万元,工人平均月工资2500元左右,共解决了150余名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中安置我校往届毕业学生68名,累计有60余名残疾人在车间就业(现有残疾工人13名),同时,该车间完全承担了我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近200名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二是2014年澄城县职教中心与部分职业学校合作成立渭南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投资500余万元,驾校场地占地115亩,建成国家一类驾校,是集实训、培训、维修、考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对内承担汽修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对外承接各类汽车钣金、电路、喷漆和维修,及驾驶员的提升培训业务,年培训各类驾驶员3000余人。三是2016年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与陕西华山户外运动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和教学实训为一体,产品销往10多个省份,2018年产值达850万元。今年以来,学校就操作要领、业务能力、厂纪厂规、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了集中短期培训,为参训学员短时间角色转换奠定了基础。目前,学校服装专业62名学生参与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和岗前培训。同时,服装专业实训基地与妇联、残联等单位联合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6期,共180余人;为全县富余劳动力提供150个工位,已成为县域内剩余劳动力致富的强有力引擎。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随着我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能力不断提高,培养的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已逐步成为区域内新增行业,特别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汽车运用与维修、餐饮服务等快速发展行业中的重要来源。各职业学校培养的幼儿教师、保育人员,有力地弥补了当前发展学前教育师资缺口。

(二)社会服务。我市各县职教中心、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集聚效用和服务功能,积极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等各类培训工作。2018年各职业学校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认真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27期,累计培训21939人·次。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2018年,我市6人荣获“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合阳县荣获“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三)对口支援。根据《苏陕教育支援及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渭南市2018年度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督促有关县市区、职业学校与镇江市对应县校取得联系,就学校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师资提升、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协商,并取得初步进展。

目前,富平县职业教育中心与丹阳中等专业学校就教师支教送培、示范校建设、资源共享、合作招生等共建项目达成共识,签订了《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与富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教育共建协议》,并就学校长远规划、专业建设、示范校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了充分交流。蒲城县职教中心与江苏省句容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协作协议,双方互派人员进行考察、交流学习。白水县职教中心与扬中市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专业建设合作协议》,双方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今年10月,扬中市中等专业学校办公室主任郭天春到白水县职业中专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现任白水县职业中专校长助理。由于前期对口镇江新区和丹徒区没有中职学校,11月,通过与镇江市教育局沟通,协调我市澄城职教中心与镇江高职校对接、合阳职教中心与润州中专对接,目前已初步达成协议。

六、政府履责

(一)经费。渭南市职业教育经费已经纳入财政预算。渭南市已经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市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督促各县市区将配套资金纳入预算。目前澄城、蒲城已配套到位。教职工工资由市、县财政统一足额发放。

(二)政策措施。一是所有具有招生资格高中阶段学校共同参与中考网上统一录取。通过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统一制定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实行中考网上统一招生,规范高中阶段招生行为等方式,使我市中职招生数量逐步增加。二是推行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将学校标化建设确定为年度中心工作,全面推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从17年起,用3年时间,使全市10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规划保留的民办职业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化。三是开展合格专业评估,加大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我们制定了《渭南市中等职业学校合格专业建设标准》,部署开展标准化专业评估验收工作,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统筹专业布局。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

努力营造职教发展氛围 全面做好职教招生工作

——渭南市教育局

近年来,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市教育局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精神,紧抓中职资源整合、职教招生、标化建设以及质量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尤其是招生工作,我们始终把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做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常态机制、协调职普比例、落实招生计划、统一工作步骤、加强督查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招生工作,扩大办学规模。连续三年,渭南职教招生人数过万,职普教招生比例稳步提升,2016年招生数为11716人,2017年招生数为 11863人,2018年招生数为10524人。

一、加强宣传,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让社会全面了解、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积极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一是组织安排“职教活动周”系列宣传活动。市级每年组织开展“渭南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市域内的中、高等职业院校都能踊跃参加,通过制作展板、技能展示、宣传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中、省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新举措、新政策、新成就。二是持续开展“职校进初中”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自2016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职教进初中”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中职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影响不断扩大。特别是今年,我们进一步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思想,组织市内外高职、中职,公办、民办,教育、人社,部门、企办50余所职业院校,分三组在渭南各初中学校开展活动,全面宣传中省职业教育政策,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活动期间,编辑印发《渭南教育研究》(职教专辑)2万余册,市、县、校三级联动,举办专场宣讲活动50余场,发放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免学费、资助以及招生政策等宣传资料3万多份,为广大初中学生上了一堂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启蒙课。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公众平台等新闻媒体,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让广大群众、社会全面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引导家长、学生理性选择、主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有力地促进了中职招生工作。

二、严格管理,维护高中阶段招生秩序。我们按照《全国职教工作会》精神和中省职普教大体相当工作要求,结合渭南高中阶段学校发展现状,一是市政府召开中考招生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明确年度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要求各县市区要组织安排好高中阶段的招生工作,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杜绝超计划招生。二是制定印发了渭南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要求各县、校严格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范围,并在全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中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录取、统一建档的改革措施,确保中考招生工作有序进行。三是从2017年开始,全市中考招生实行网上统一录取,职业学校采取网上录取和注册入学相结合,面向全市招生,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填报,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四是市教育局、市监察局联合开展高中阶段招生督查工作,严厉查处高中阶段违规违纪行为,对违反招生政策的县校将进行严肃处理、通报批评,确保中考招生工作井然有序进行。五是市纪委制定了违反中招政策处罚办法,并设立招生举报电话,为扩大中职招生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稳步提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周密部署,扎实做好职教招生工作。为了扎实推进中职招生工作,我们每年年初组织召开职教招生工作会,分析形势、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提出建议,为全年招生工作打好基础。一是在年初制定好春招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初中毕业生、返乡两后生动员会和家长会,解答学生和家长疑惑,宣传中职优秀毕业生事例等,动员有就读意向的初中毕业生、返乡两后生及时报名入学,并做好信息统计和后期服务工作。二是在中考结束后,组织学校教师进村入户,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宣讲交流、解疑释惑、做好动员,正确指导家长、学生选择满意的职教专业就读。三是在普通高中招生结束后,对未升入普通高中和未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再次动员、鼓励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就读职业学校。四是反复督查中职招生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对招生工作进度较慢的县校提出建议,分析原因、调整措施、解决问题,并要求县市区教育局积极帮助学校破解招生难题、落实招生政策,确保招生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典型引领,调动职教招生工作积极性。职业学校是中职教育招生的组织者、实施者,其工作成效决定了招生工作成败,为此,我们要求各职业学校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教师积极参与职教招生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制定灵活地招生办法,建立有效地招生机制,努力打好职教招生这场硬仗。同时,我市还对在职教招生中作出较大成绩和贡献的县市区、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为全市职教招生鼓劲加油、营造氛围。

近年来,通过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职业教育招生难问题到了有效缓解,部分学校还超额完成了年度招生任务。今后,我们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普教比例大体相当一条主线不动摇,以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行标准化创建和专业评估验收工作,加强技能比赛竞赛,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我市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案例二:

以“赛、设、服、研”促进教师综合能力提升

——渭南工业学校

(一)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1、实训基地建设为“赛、设、服、研”创造了条件

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理念,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渭南工业学校目前设备数量达到了757台套、设备总值达到了3760多万元、建筑面积15790平方米。实训基地具备了生产性、先进性、综合性等优势,既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又满足了生产、培训、鉴定、技术服务等多项要求。

2、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部分教师都是从毕业就进入工业学校,他们虽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部分教师也曾下厂实践锻炼,但是,对设备的操作能力、对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等还有待提升。因此,如何发挥专业实训基地的优势,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术研发等综合能力,成为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赛、设、服、研”达到的目标

1、“赛”:即比赛。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2、“设”:即设计。通过创设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情境,提高专业教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

3、“服”:即社会服务。通过承担企业生产订单、为区域内行业企业培训员工和承办职工技术比武,提升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

4、“研”:即技术研发。校企合作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专业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

(三)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具体做法

1、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技术技能比赛

参照省、市技能大赛的标准制定比赛文件、设计比赛内容和评判标准,按照省、市技能大赛的流程组织比赛。通过比赛,激发教师“比、学、赶、超”的热情和熟悉设备、操作设备、利用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组织专业教师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工业学校组织专业课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开设项目化课程,选择相应的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创设工作情境,对课程中的每一个项目和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设计教学环节,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在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相应的任务,由教师负责任务实施的督导和检查。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公开课、说课等活动,提高和带动了专业教师团队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3、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工业学校先后承担陕西省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陕西选拔赛16个赛点的组织工作和数控车、数控铣两个赛项的承办工作、渭南市职业技能大赛、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第三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职工技能大赛,学校还与渭南市教育局、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合作,共同开展教师教学设计培训及比赛、教师与学生技能培训与竞赛、网络应用培训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4、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技术服务

(1)为企业提升技术支持

工业学校高度重视服务行业企业,一是为企业在岗职工提供技术培训,给企业输送适岗技能人才;二是利用师资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毛小建、孙文博、祁勃、张楠、段小龙、卢星星等教师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受邀进企业为在岗职工进行数控加工技术培训、调试数控机床、拓展数控机床功能等服务,专业教师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2)为兄弟学校提供专业培训

工业学校在狠抓内涵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对兄弟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承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组织的教师能力提升、教师技能竞赛等赛事活动,通过教师观摩、赛后点评等,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平台;二是学校支持、鼓励资深教师根据市教育局、人社局的要求,到“澄城县职教中心”、“韩城市职教中心”、“西北理工学校”、“陕西机电技工学校”等10余家兄弟学校进行教学规范管理培训和师资培训,较好地发挥了工业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专业教师为企业和兄弟学校提供技术服务,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又创建了真实的教学平台,更好地为师生和社会服务。

(四)完善的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

工业学校成立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整体规划。严格执行五部委联合发布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制定了《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实习实训教师职责》、《实习实训学生行为规范》、《实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实习实训仪器设备损坏处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突出奖励办法》等一整套制度规则,并形成了一整套实习实训强化管理机制,确保实习实训的正常运行,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

学校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加快学校教师的成长。先后制定了《师队伍建设规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教师考核办法》、《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规定》《师资队伍培训方案》等规章制度,使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培养常态化,多渠道、多途径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2、设备保障

工业学校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高度重视实训条件改善和对实训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效能。学校现有实训设备总值3760余万元,各类仪器设备达到757台/套,其中,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等实训设备432台/套,电子产品装调台、单片机实训台、物联网实训台等各类仪器设备325台/套,一体化教室36个,实训1号大楼和2号大楼中的实训设备全面升级,建筑面积达到了8500平方米,这些都为专业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硬件保障。

3、资金保障

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实训基地的软、硬件环境。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持硬件投入的可持续发展。

(五)显著的成效

1、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青年老师,实现了从怕上实践课到爱上实践课的转变。

2、教师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显著提升。

3、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总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这个平台,教师的综合能力普遍提升,为教学和各种培训的良性循环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案例三:

向课改要质量,用成绩吸引生源

——记蒲城县职业教育教育中心改革之“易诊课堂”

【背景介绍】

中职学生相对而言文化课基础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弱,对带课教师来说决不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为了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培育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针,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易诊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施过程】

“易诊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师生互换位置,学生讲述——互相分析——教师诊断——发现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此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对正式课堂的一种有效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目前主要有七种运行方法:

1、师生易位,学生给老师讲,老师诊断,指出学生在思路、方法、步骤以及认识局限等方面存在的疑难,以便明确症结之所在,然后给学生讲解,促使学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此法为本教学法的主流方式。

2、学生互讲,一对一、一对多,自我诊断、相互诊断,相互研讨,共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都有差别,让他们在互相讲解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不足,以探讨的方式扬长补短。此法既增进了友谊,也强化了知识,深受学生欢迎。

3、班主任老师跨学科辅导,老师扮演学生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能直接发现学生在学习该科目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和带课老师进行沟通,调整教学方法,弥补知识遗漏。班主任是学生的领头雁,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班主任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乐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4、带课教师分层次辅导,教师按照学生基础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程度的小组,然后进行分组分层次教学,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分类推进、循序渐进,效率较高。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应该对大部分学生有所了解,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对于学生在知识点上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进行指导、突破,循循善诱,学生的进步必然很快。

5、师生班际串讲,使各班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具有兼容性的浓厚学习氛围。知识是无尽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以更开阔的视野面对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6、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随时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给学生进行学习督导,学生也可以随时咨询在学习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当然这个平台主要还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

7、自习扶困双岗制,学校通过周测月考确定重点帮扶对象,然后每节自习安排两个科目老师同时进班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组辅导。

【特色创新】

通过两年多来的摸索和实践,“易诊课堂”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操作过程来看,“易诊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占用的是自习和课余时间,达到了“轻负高效”效果。

2、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3、反复性,对同一学生或者不同学生可能要进行多次诊断检测、辅导。

4、全方位诊断,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诊断。

5、任务驱动,天天清,主要是对当天正式课堂上所进行的内容充分消化吸收。

6、介入信息化手段,使教与学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成效与评价】

时代在发展,变革日新月异,只有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深入学生,依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出适合中职学生不断进步的方法,才能够把教育事业推向更高的台阶。我们认为“易诊课堂”的操作性很强,教学效果好,值得推广。

1、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学生更加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问老师问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你追我赶,团结紧张的学习研讨氛围。

3、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2016届11名学生参加职教单招本科考试全部录取,2017届27名学生本科上线,2018届58名学生本科上线。

4、逐年提高的升学人数,切合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推动了学校的招生工作。学校已连续两年招生突破800人次,今年,学校还首次采用了面试的方式录取新生,有效提升了生源质量。

八、学校党建情况

目前,全市各级教育部门、中职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扎实工作,求实创新,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增强全市中职学校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中职学校党员教师素质,着力提高中职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我们对全市公、民办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明确提出民办学校党建规范和党建标准,通过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帮教、帮困、帮建三种途径,实现公民办之间同学段结对帮扶,确保全市每一所民办学校都能被帮扶,最终实现学校党建工作“双覆盖”目标。并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力促党建工作规范提升,一是以党建规定动作促规范。我们健全了学校发展党员“双培养”、党员承诺制、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民主评议党员、党建带群建等工作制度,并对民办学校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作了严格要求。截至目前,各县市区教育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基本规范,从责任规范、组织规范、工作规范、管理规范、活动规范、保障规范等方面,对中职学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着力提升辖区内中职学校党建工作水平。二是创新党建工作促提升。我们率先提出打造四个一批示范群体创建活动,即打造一批标准化党建工作学校示范群体,一批党员教师作风建设示范群体,一批党员教师教育教学骨干示范群体,一批党员教师精准帮扶两困生示范群体,确保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在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率先提出并开展党员教师在精准脱贫中帮扶“两困生”活动,要求党员教师帮扶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即一名党员教师帮扶一名贫困学生或学困生,做到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业上提高。目前全市11所公办中职学校建立了党组织,8所民办中职学校通过“公民办结对帮扶体”也已建立了党组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十九大部署,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在广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形成了正确的育人导向。

九、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我市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氛围不够浓厚。个别地方的领导,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够。社会上依然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职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一些县(市、区)还没有完全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

2、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受地方财力限制,各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公共财政每年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少;二是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得不到落实。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积极参与,离不开广大家庭和学生的普遍认同。一是继续开展全市“职教活动周”、“文明风采竞赛”、“职校进初中”等活动,通过宣传职业教育就业有路、升学有望、致富有方、创业有成的作用,引导社会、家长和学生改变人才观、择业观,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二是继续加强统筹职教招生工作。按照职普教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高中阶段教育网上统一录取工作,确保职教生源规模。

2、加大中职学校办学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推动市、县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督促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政策,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地方配套资金;另一方面努力争取中、省专款支持,加强项目的论证、申报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继续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专业评估验收工作,不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习实训能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