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中所讲的“河之洲”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合阳,这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被誉为中国诗经之乡、中国烹饪之乡、中国民间文化之乡。
子夏西河设教,诗经文化之源,黄河文化印迹,奠定其教育发达之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陕西省教育强县、“双高双普”县等等,让这座城市的教育更加熠熠夺目!
品牌彰显力量,荣誉见证实力!2014年,合阳就以“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的修为和气魄,在全市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检”。2021年,成功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2023年5月,合阳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接受陕西省督导评估。至此,合阳也将迎来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今昔对比: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的目标,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个孩子是合阳教育的追求。
2021年4月,合阳县召开全市首批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动员会,正式吹响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强力迈进的号角。
合阳教育系统“闻令而动”强思想,“听令而行”抓落实,先后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推进会、培训会、评看核查会,赴略阳考察学习创建工作。实行领导包片、股室包校、督学跟踪的工作机制,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观摩、一季度一排名、一校一达标,高标准完成省级过程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奖补资金5000万元,推进创建工作上台阶。
创建启动以来,合阳县投入资金4.57亿元,建成天合园小学、城关中学分校,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230个,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6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体育运动场地面积9.1万平方米。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三通两平台”,百人以上学校实现了千兆网络全覆盖。最前沿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师生们开启了“智慧校园”新生活,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体验。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走进合阳县天合园小学,绿树成阴、花团锦簇,“E”字形排列的三栋教学楼红黄相间、简洁美观;教室内窗明几净,智慧黑板锦上添花;综合楼、餐厅及风雨操场楼,并排而立,威武庄严;新建的操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五颜六色,让这所仅有三个月校龄的学校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像这样高规格的学校在这个小县城并不止这一所。
近年来,合阳县始终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投向乡村,全力筑牢优质均衡发展基础。先后筹集资金6亿余元,建成第四初级中学、凤凰路小学、县少年宫等7所校园,在全市率先基本消除大班额,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择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投资3亿元,实施校安工程、薄改项目、改提工程等300余个,累计改扩建学校400余次,改造中小学、幼儿园旱厕81个,农村学校操场全部实现硬化或弹性化。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先后投资6000万元,建成教育城域网和数据中心,为城关小学等27所学校添置信息化设备352套,夯实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合阳党政用实际行动不断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美好期盼。
“城区学校建得好,农村学校同样好”,长年在外务工的新池镇南沟村秦玉龙返乡后,看到当地的小学,不禁感叹道,“如今镇上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一想到我们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上课就很兴奋”!
内涵发展:从“树品牌”迈向“高质量”
“面向‘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观,不能再简单以分数、升学来衡量优质与否,而要能够让学生获得多元化学习机会,得到全面发展。”合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鲁建春认为,“双减”政策的初衷在于为学生减负,指向的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这也是从“基本均衡”步入“优质均衡”阶段的教育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双减”实施以来,合阳县教育局牢牢把握住“加”与“减”的辩证关系,落实校外、课后的“减法”,紧抓校内、课堂主阵地的高效“加法”,让教育回归校园。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全县49家学科类机构全部注销,协调退费13万元,切实维护家长和学员的合法权益。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城关中学、城关小学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获省级特等奖等奖项。三年来多项教育创新工作、典型经验在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圆满承办渭南市“双减”工作现场推进会,合阳“双减”工作经验在省市交流。
在打通校外培训机构堵点的同时,合阳县教育局持续发力减轻教师课外负担,严格落实《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教师专心从教、精心育人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各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供优质多元的课后服务。
下午放学时分,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各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剪纸、面花、球类、书法、科技实践……校园里传来一片欢声笑语,丰富的课后服务为学子们加足“营养餐”。
据教育局机关党总支书记王合敏介绍,全县学校按照“一校一策”“一校一品”原则,融合诗经文化,将课后服务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相结合,在原有社团化、特色化“课程套餐”的基础上,设置面花、上锣鼓、木偶戏等一批非遗课程,开发出课后服务“特色套餐”40余种,实现学校提供“服务套餐”,学生自主“点餐”选课走班,满足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发展的目标。目前,全县义务段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社团465个,城关中学远航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
积极开展艺术节、科技节、阳光体育大会、幸福读写活动、研学旅行活动“两节一会两活动”,三年来,全县120余名学生在科技创新、艺术展演、演讲比赛等方面荣获国家级奖励,“六德”育人模式受到教育部表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第四初级中学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为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合阳县从教学评价改革入手,下发规范义务段考试办法,在小学低段取消纸笔考试,变知识检测为能力考核,通过游园闯关、星级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考核。义务段其他年级从优化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思路出发,推出等级评价,实现由育分向育人的价值转化,统一育人认识,在精细管理中让教育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美好教育:“好老师”立做“大先生”
教育是国之大计,接受更加美好的教育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022年初,合阳县教育局提出“美好教育在合阳”新愿景,全力攻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树高千尺必有根基,水流万里定有源泉。对合阳教育人来说,高质量的教师才会产生高质量的教育。
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上,合阳既注重“增量”,更注重“提质”。近三年通过特岗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招引等形式,招聘补充教师365人,其中体音美教师66人,弥补了体音美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板。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在全市首家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落实校长职级待遇,2022年89名校长享受职级工资,发放资金73万元。实施“三评议两提升一淘汰”教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每年对评议末位的50余名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打造“清廉学校”“清廉教师”,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强化师资培养培训,每年列支县级教师专项培训经费200万元,采取“3757”教师培训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专家引领、在岗研修等方式,先后聘请260余名专家、名师,开展分类分层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施骨干教师定向培训计划,建成“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数据库,全县义务段骨干教师628人。实施乡村教师“暖心工程”,每年落实100万元用于改善乡村教师办公条件,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增强教师职业获得感。
为进一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城乡均衡发展,合阳县以名校领跑、名校长领航、名师领雁三大工程为抓手,命名14个“名校+”教育联合体、12个“名校长+”发展共同体、40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更多的教师成为优秀教师、更多的校长成为优秀校长、更多的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以前别人也向我请教问题,但是有了这个共同体的平台后,传道授业解惑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了。”作为名师的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教育主任郭晓露感慨地说。
“作为一名年轻的乡村教师,我在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的工作模式与团队磨课、研讨、展示的过程中,收获到很多,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作为研修共同体成员的新池镇南沟小学教师张璞这样说道。
“集体活动教师参与率高,研修氛围浓厚,真正落实了名师引领、团队协作、共研提升的目的。”合阳县教学研究室主任车全新介绍,自“三名三领”工作开展以来,合阳县共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校长示范课、校长论坛、集中研修、外出交流活动共108场次,在全县构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教育生态,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回首过往,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建校舍”到“建名校”,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合阳教育的每一步前行,必将带给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教育更为真切的获得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