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渭南市铁路自立中学援藏教师王超华同志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殷寄语。从教19年来,她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勤奋踏实,兢兢业业;对待学生耐心细致,时刻倾注着爱与关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
2022年7月,她被选定为陕西省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干部。启程前夕,年仅六岁的小女儿拉着她的手一遍遍地问:“妈妈,你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你不要我们了吗?”不到十二岁的大女儿虽然早已泪眼婆娑,却还是强忍着去哄年幼的妹妹。她安顿好年迈的公婆和一对可爱的女儿,告别同为教师,也同样敬业、繁忙的丈夫,毅然奔赴雪域高原,开启为期三年的援藏支教历程。
8月上旬,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拉萨这座坚守了九百多天的无疫之城蒙上了厚重的阴霾。学校开始静态管理,所有学生一律在宿舍坚持线上学习,配合学校有序开展核酸检测。由于在校教师人力有限,刚上高原,还未克服高原反应的她就和全体援藏教师一起,参与学校防控各项工作当中:开展线上教学、给学生送餐、参与安全值班、给学生洗消床单被罩。
为学生送餐,这在内地对一个女同志来说都是一份极需体力的工作,况且她初来不久,身体正处在适应高原和当地环境的过程,日常行走都要注意调整呼吸,轻言慢行。一日三餐,要将几十公斤重的餐桶抬到三楼,这对她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没有任何推辞,欣然接受任务,一下子就坚持了4个多月,从未耽搁。更难的是安全值班,帐篷就搭在学生宿舍楼下的空地。拉萨属于高原气候,早晚温差较大,每天太阳一过,气温骤降,帐篷只能遮风,御寒效果很差,但她始终坚持,从不叫苦。因为她明白,越是艰难就越能显现党员本色。她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疫情做着最坚决的斗争。
作为援藏教师,她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疫情过后,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这里的孩子,知识底子薄,学习能力弱,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她既要克服语言障碍,又要不断摸索、探究适应西藏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其中。在教研方面,她积极参与英语学科组教研活动,及时把教学心得同当地教师分享,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并虚心向当地老师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学校急需防疫物资时,她克服困难,多方联系,为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争取来价值十余万元的药物和物品。工作之余,她还和同事一道,组织学生包饺子、包粽子,教会他们生活技能,把爱心传递给藏族孩子,与他们结下了深厚师生之情,藏汉之谊。
正如她所言:身在高原,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身体力行地为这里的学生送去爱和温暖,应该就是一种奉献。教育援藏对个人而言,不单单是工作地点从平原到高原的变化,而是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升华,也是最宝贵的人生经历,更是人民教师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崇高理想的行动体现。
真诚的祝愿王超华和我们教育援藏的尤晓强、高宁宁、赵娟四位同志,奉献三尺讲台,逐梦雪域高原,继续凝练“爱党爱国、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新时代人民教师优秀精神品质,无私奉献,扎实工作,为促进边疆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