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夜色中,王艳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
地处蒲城县县城东约30公里外的永丰九年制学校内还有教师的办公室也亮着灯,他们是点亮黑夜的灯,也是点亮学生人生的灯。
清晨6:00准时开启一天的教学工作,这一天,教师王艳接下来的时间将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因为是寄宿制学校,直到晚上10:30查完宿舍,她才能回到教职工宿舍完成自己的事情,等再次躺在床上,已经入夜很深。
19年的青春岁月,她和这所农村学校一起经历风雨。19年后,王艳从一个青涩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她说,过去的岁月里都是守着孩子学知识的点滴故事和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满心欢喜。
她是一名语文教师,也是多年的班主任。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她说自己和其他同事一样,既当爹又当妈。每周一从接到孩子,直到周五送走孩子,55名学生的吃喝拉撒和学习,她都眼瞅着一项项完成,生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偶尔碰上有学生感冒或者发烧,父母又在外地,都是我们老师先给娃看病,其他事情随后再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像是在唠家常一样,王艳没有觉得这是累赘或者有丝毫埋怨。
坐在一旁的校长李磊笑着说,这里的老师都习惯了,平时着装也很朴素。得知记者要来采访,校长还叮咛王老师换上了西装。
王艳的床头上常年放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于漪老师事迹》等书籍。在求知的路上,她和她的学生一样谦虚、认真。
也正因为如此,多年来她和她的团队所代的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茅,本人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县局组织的毕业班教学工作交流会,并在大会上发言。
19年的教育生涯,她的学生不计其数。王艳常对学生说:“相遇就是缘分,相知就是福气。”
张志浩、奥小钰、张大伟等这些孩子的名字至今都镌刻在王艳的大脑里。
她忘不了张志浩同学那双对知识渴求的眼睛,忘不了奥小钰同学在文化艺术节上那曼妙的舞姿,更忘不了张大伟同学那调皮可爱的样子。去年中考前夕,她发现性格内向的梁志伟思想有了很大的波动,成绩急剧下滑,她心急如焚。一次次的谈心,一次次的鼓励,使梁志伟卸下包袱,冲刺中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尧山中学。
“永丰的教师有一种传统,那就是以校为家。”这种传统精神亦深深地植根于王艳这一代教书人的骨髓中。 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什么是教师可以有的幸福?这是王艳常常思考的问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她也慢慢地悟出其中之“道”。
“教天地人文,育生命自觉”这是她悟出的道。
19年的磨练,王艳更加明白教育的真谛。让孩子们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珍贵。“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是王艳告诫自己的话。
每当王艳看着一张张毕业合影,眼角的鱼尾文也会合在一起。那是一种成就,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