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各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导向,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着力在抓队伍、强阵地上下功夫,在创特色、重实效上求突破,逐步构建起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同育人新模式,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与融合发展。
一是构建协同育人新体系,携手共画“同心圆”。创新构建“联盟式”协同发展模式,按照“示范引领、梯度推进”的工作思路,创新“三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季一次主题研讨、每年一次成果展评、每校一个创新项目),各学校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论坛、专家讲座、智慧家长沙龙等活动,积极引入前沿家校共育理念,深度开展校际经验交流,形成“理念共融、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二是打造协同共育新团队,集中力量“解困局”。整合优质专家资源,组建由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省级家庭教育名师、志愿者构成的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名师辐射网络,建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系统开展“四个一”工程(每月一次专家讲堂、每季一次名师示范、每学期一次课题研讨、每年一次成果展评),为各中小学、幼儿园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典型示范、经验推广,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三是搭建教育共享新平台,合力编织“育人网”。为全面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县教体局积极搭建多方联动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全方位育人网络,致力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优质环境。持续推进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组织教师入户走访,动态掌握家庭教育情况,普及科学育人理念,建立个性化家访档案,对特殊学生实施“一生一策”关爱帮扶。依托社区(村居)家庭教育指导站,常态化开展专家讲座、亲子共读、心理团辅等多样化活动,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下一步,潼关县各学校将积极探索家校社合力育人机制,通过家校社的资源共享、合作互助,切实增强协同育人合力,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格局,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