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校园安保工作,全力保障在校师生及校园周边安全,潼关县各学校始终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的底线思维,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先,精心织密校园安全“三张网”,全力守护校园安全。
一是紧盯安全隐患,织密“监管网”。通过指导学校开展校内隐患自查,建立安全制度及应急处置预案,对安保人员、防护器材的配备、监控设施运行等情况列出清单,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检查的方式,不定期对学校落实“4个100%”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责令学校立即整改。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查处各种涉校违法行为,净化校园内外环境。
二是强化日常管理,织密“安全网”。本着“抓细抓实抓具体”的原则,开展对校园全方位管控,打造校园安全高地,始终保持对涉校师生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深入摸排各类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违法犯罪线索。建立校园周边治安形势研判预警机制,加强沟通联系,做到及时跟进、有效处置,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合法权益。针对校园及周边治安规律和特点,联合公安加强对校园周边出租房屋、宾馆、网吧等学生易涉足的复杂部位和娱乐场所的检查管理力度,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同时,加强重点路口、校园门口及周边的执勤站岗、治安巡逻和交通疏导等工作,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切实做到上学、放学时段校园门口及周边“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确保每所校园都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有力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筑牢思想防线,织密“辐射网”。利用开展“开学第一课”“小手拉大手”等多种形式的入校宣教活动,向广大在校师生宣讲法律、安全常识,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不断提升师生应急处置和避险逃生能力,最大程度守护校园安全。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职能作用,通过深入校园开展法治教育,通过典型案例、现场互动交流等方式,组织开展普及未成年人法律法规、交通法规、防范电信诈骗、防校园欺凌、防盗窃、禁毒等专题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师生守法、用法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有效应对不法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