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新闻 / 县区教育动态 / 正文

华州区教体局“六项举措”赋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州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1-10 08:30

华州区教体局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致力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切实提升学校大思政课在铸魂育人、启智润心方面的效果,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制度建设 构建思政育人格局

华州区教体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为全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制度遵循;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与德育、日常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形成以思政课专业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辅助的“大思政”教师队伍,共同营造全区思政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立足课堂阵地 汇聚思政优质资源

华州区中小学紧盯课堂主阵地,开齐开足思政课程,充分利用国家统编教材、《时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等,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以“八德工程”为依托,利用班会课、少先队活动课等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挖掘时政要闻、乡村振兴等社会热点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时效性;通过“三名+”示范引领、思政课“大练兵”、思政创新示范校创建等活动,形成了瓜坡镇陕化小学“1+3n”、育英小学“一围绕、三主线、X多元活动”的思政育人体系和咸林中学“361”议题式教学模式,打磨遴选近30节共建共享“精品思政课”等。2024年区级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少华中学侯福娟等24人分别荣获区级思政“标兵、骨干、新秀”荣誉称号,咸林中学张田楠等6名教师荣获市级荣誉,毓秀小学强孟洁荣获省级特等奖、王欢荣获省级二等奖,这些成果体现了华州区在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思政课程新样态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

挖掘地域文化 上好思政主题课程

华州区教体局立足区域红色资源,积极探索“行走的思政课”教学策略,先后组织100余名师生赴渭华起义纪念地观摩学习,通过“微型思政课讲授、小小讲解员讲述、烈士陵园献花、擦拭墓碑、情景剧表演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与伟大,不仅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情,还提高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会后,安排参会教师,打磨一节以“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为素材的高质量红色主题思政课,在全校推广交流,形成全区共上一堂红色思政课的浓郁氛围。

用好校本资源 打造思政特色文化

咸林中学以校史馆为载体,通过开展“学习百年校史,传承咸林精神”系列活动,利用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清明节松轩祭奠仪式,邀请学校资深教师、校友或校史研究专家举办校史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师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师生的爱校情怀和奋斗精神,促进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塘镇中心小学依托渭华起义纪念地红色资源,着力把红色教育融入课本、融入课堂、融入活动,尝试学科整合和五育融合,统筹抓好三个课堂,构建以红色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体系;聘请竹编老艺人,教授“红船”编织技艺,守好红色根脉;组建红色思政教师团队,开展“让红色思政沁润学生心田”专题培训,增强教师的爱国主义信仰。

开展常态宣讲 推促思政理论入心

华州区中小学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书记、班子成员引领带动作用,聚焦广大教职工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关切,开展入情入理的宣传宣讲;用好党组织宣讲阵地,在广大党员中开展宣讲活动;遴选优秀教师,将红色革命精神、地域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将宣讲内容与思政课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突出示范引领 彰显思政宣传效应

华州区教体局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8所区级思政课建设示范校通过区融媒体、学校公众号、宣传栏、校报校刊、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媒介,积极宣传五年来思政课建设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定期发布思政课建设动态和成果,营造全区学校重视思政课建设的浓厚氛围。咸林中学、城关中学、城关小学等学校以鲜明的特色,为全区思政教学创新示范校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