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新闻 / 县区教育动态 / 正文

潼关县教体局: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来源:潼关县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1-07 16:22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2024年,潼关县各中小学校精心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开展符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让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

一是重组织强阵地,为劳动教育引路。为加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各学校制定了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方案,按学段确定适合学生年龄成长特征的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对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提出指导性意见,为劳动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学校结合农业节气和地方实际设置劳动教育周,组织学生体验、参与春种、秋收等劳动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拟订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案,确保此项工作有安排、有落实。

二是重课程抓建设,为劳动教育强基。学校按照课标要求开齐开足劳动课程,确保每周开课不少于1课时;还根据校园文化、地方文化特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语文、艺术等学科中有重点地融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融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综合实践、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三是重实践求创新,为劳动教育提质。学校充分挖掘劳动资源,开辟“种植园”“小菜园”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老师一边传授劳动理论知识,一边手把手教孩子们劳动技能,让学生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到秋收时节,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实践基地,积极参与秋收,充分享受着劳动的快乐和幸福。与此同时,各学校转化劳动教育理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常态化实施劳动教育,将传统文化、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将劳动实践和传统文化巧妙结合,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制作、品尝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倡导全体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劳动的技能,学习新本领。

四是重合作促联动,为劳动教育助力。家校共育让劳动教育落地,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的协同实施机制,提升学生身上可见的劳动素养。同时各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我能行”活动,引导家长教育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全面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劳动教育贴近生活本质,赋予孩子幸福生活能力。系列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汗水,学会了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